帕金森病是由于患者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病变、坏死等情况,使多巴胺分泌减少而导致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目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中,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排名第二的疾病。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没有完全弄清楚,研究学者们仍在努力,但从目前来看主要一下有3种原因:
第一,遗传因素。早在1996年就有科学家在实验研究中确定了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第二,年龄因素。帕金森病多发于老年人,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几率会有所增加,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但有些年轻人也会患有帕金森病,被称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并且有5-10%的病例发生于10-50岁患者。
第三,环境因素。帕金森病可能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脑力劳动者、体力活动少等因素有关;而一些损害神经的重金属,例如铜、铁、锌等,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饮用井水人群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饮用非井水人群的5倍,并且会使发病年龄提前。
第四,疾病因素。急性脑炎和麻疹可直接导致帕金森综合征,而白喉等疾病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
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
帕金森病的种类繁多,它们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相同,存在个体差异,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震颤、肌强直、动作缓慢、运动障碍等。
震颤是由于肌和拮抗肌节律性交替收缩所致,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等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抖动,在静止时较为明显,紧张或激动时症状加重;动作缓慢和运动障碍是由于肌强直所导致的,肌强直会使肌肉变得僵硬,导致四肢不协调、肢体不灵活、姿势变得异常等,同时还会导致疼痛和疲乏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震颤并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都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没有震颤症状,被称为“非震颤型帕金森病”
另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还有一些非运动症状的表现,例如感觉障碍、精神异常、嗅觉失灵、情绪低落、焦虑、便秘等。
药物治疗是关键
帕金森病是慢性疾病,并且不能被完全治愈,虽不会致死,但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患有帕金森病的人和家属们也不要灰心和沮丧,帕金森病虽然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控制的,而药物治疗是该疾病的首选,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存在“蜜月期”,“蜜月期”是指在进行治疗后有一个不错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生活不受影响,通常这一阶段可持续3-5年,之后会出现药物疗效下降的情况,这时就要考虑手术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要坚持用药,但有些患者会认为拖延用药可以延缓身体的耐药性或感觉自己病情加重而私自增加药量,而这些行为反而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帕金森病强调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在早、中期药物疗效较好,如果拖延吃药会使病情加重,等到了晚期,药物的疗效就会有所下降,就要考虑别的治疗手段了;而私自加药会出现低血压和幻觉等副作用,所以患者千万不能拖延用药或私自加量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