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恢复康复训练要如何进行?这说明,脑卒中康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进程,而对患者及其家属而言,其康复之路充满了良性循环,这样不但可以与疾病作正面的斗争,而且还可以自信地投入到每一场康复训练当中去。
恢复期的康复
在脑卒中早期的恢复基础上,可分不同时期开展康复治疗,目的是通过提高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损害程度的认识、预防并发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康复分为急性、疗养和长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康复注重与期中及术后康复情况相关,以确保其顺利进行。
在这个时期患者生命体征通常会比较稳定,各系统的功能会正常,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个时间看作是康复的一个机会,我们应注重基本的动作训练,依次练习翻身、坐、站、走的顺序,慢慢克服被动式动作,转变为主动式运动。
1.双手交叉旋转训练
患者仰卧,双手手指交叉,将患侧手的拇指放在健侧手的拇指之上(波布斯握法),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将肘部抬至胸前,弯曲肘部,双手放回胸前,等等。在提升过程中,肩胛骨应向前延伸,肘关节伸直。
2、双手摆动训练。
在之前的训练基础上,在举起后进行左右摆动的训练。摆动的速度不要太快,要逐渐增加幅度,并伴有躯干运动。
3、用健侧的下肢来辅助抬腿训练。
病人仰卧,将患肢从患侧的膝窝插入,沿患侧小腿伸展,患肢置于健康腿之上。用健康的小腿抬起患侧小腿,在不弯曲患侧小腿的情况下尽可能抬高。然后,慢慢回到床上,重复这个过程。
4.桥式运动。
病人仰卧,上肢伸向一侧,双腿在臀部和膝盖处弯曲,脚支撑在床上。要求病人主动抬起臀部,保持骨盆水平,维持一定时间,然后慢慢放下。
5、坐姿训练。
这包括平衡训练和耐力训练。病人无支撑地坐在床边或椅子上,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至90°,双脚放在支撑架上或地板上,大约张开一只脚,健康的上肢由床支撑或呈坐姿,双手放在膝盖上。
训练师协助或指导病人将躯干和头部调整到中立位置,当手松开后,病人在这个位置保持一段时间,之后让他们慢慢倒向一边。然后训练员指导或协助病人将其身体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6、站立训练
一旦病人站立,要求病人保持站立姿势,使上肢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并逐渐取消躯干的支持。一旦病人能够独立保持静止姿势,要求病人逐渐将他/她的重心转移到患侧,训练患侧腿的承重能力。
随后,通过转移病人自身的重心等动作来训练病人自身的动态站立平衡。直到病人在突然被外力推或拉时能够保持平衡,即直到达到动态站立平衡。
7、步行训练
待患者能做到自动态站位平衡,且患腿持重达体重一半以上并能向前迈步时,便可进行步行训练。初期训练要少量多次,循序渐进,避免患者过渡疲劳、出现足内翻等情况。
8、物理因子治疗
常用的有局部机械性刺激(如用手在肌肉表面拍打等)、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气压治疗等可使瘫痪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与放松逐步改善其张力。
9、中医康复治疗
通过多种康复方式如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肿胀、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